7月10日上午,焦作晋城党支部组织爱国主义教育,在支部书记李文军的带领下一起参观了杜八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杜八联由杜年庄、留庄、泰山、马住、蓼坞等8个村组成,由于清末民国时期实行“里长”“保甲”制度,8村联保,杜八联的名字由此而来。位于太行南麓和黄河北岸的杜八联,不仅是太岳革命根据地的门户,当地的河清、蓼坞两个黄河古渡口也是北上晋陕、南下中原的交通要塞。1937年,杨伯笙、史向生等在家乡杜八联地区组建了中共济源县委领导的第一支群众武装――杜八联抗日自卫团。走进济源市坡头镇泰山村,屹立于山上的杜八联革命纪念馆在绿树掩映下,庄严肃穆。“忠勇结成杜八联,壮烈创建小苏区”两行大字镌刻于纪念碑上,述说着峥嵘岁月里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 抗日战争期间,杜八联同沿黄河北岸数十个村庄结成联防,形成了巩固的敌后抗战“小苏区”,同日军作战多达数百次,护送八路军干部200余人安全渡过黄河。 解放战争中,杜八联民兵同进犯的国民党军作战上百次,使其始终未能占领一寸土地。同时,他们还单独或配合主力部队攻打坡头寨,炸毁敌机,平息红枪会暴乱,为陈谢(陈赓、谢富治)大军强渡黄河天险开路、护航,立下赫赫战功,被誉为攻不破的“河防堡垒”。 在杜八联革命纪念馆内,长矛、土枪、葫芦舟等一件件实物勾画着战争年代的硝烟烽火,闪耀着英雄们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 “手拨河水脚蹬浪,腰系葫芦肩荷枪,纵横驰骋黄河上,惊涛骇浪任飞翔。”如今,在坡头镇,很多人都能讲上几段民兵英雄们的战斗事迹,先辈们留下的红色故事已成为当地宝贵的精神财富。杜八联彰显着一种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百折不挠的精神,这种精神穿越时空,薪火相传。来杜八联革命纪念馆参观学习,让我们重温这段光辉历史,让初心守得更牢。 |